邯郸武安新闻>>武安图片

说不尽的杨兰春

2017-12-18 10:08:19 来源:新武安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本文根据孔祥峰《杨兰春和他的戏剧艺术》(神钲书院“武安历史文化名人”系列研讨沙龙讲座材料)一文整理。

提起杨兰春,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创作的现代豫剧《朝阳沟》,想起新崛起的国家4A级景区朝阳沟,想起他在武安导演武安平调《丢官记》的日日夜夜……

60年来,杨兰春的名字不但和现代豫剧连在一起,更与武安的平调落子发展连在一起,与生他养他的那个西部山区小山庄——列江村连在一起。他是中国现代戏剧改革的一面旗帜,更是武安人民的骄傲。60年来,无论身在何处,他始终用他那不变的武安乡音,诠释着他的倔强和质朴,诠释着他所热爱的戏曲和他的戏曲人生。

杨兰春,1920年秋天出生在武安管陶乡的列江村(朝阳沟村)。杨兰春在家排行老大,原名杨有根。

从小非常好学,但因家里太穷,只上过三年初小。他姐弟五个,大姐二十来岁就早逝了。小妹难以养活,从小就送给了人家。家里留下弟兄三个,二弟杨根有,三弟杨有粮。他的父亲叫杨庆生,一生从没有进过饭馆,没有穿过一件囫囵衣服,就是在死后都没有穿上一双新鞋。杨兰春在他的自传里讲到:“我早晚想起父亲,心情都非常沉痛。”他在《苗郎审爹》剧里有一段唱词,写的就是父亲。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,使他自幼养成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倔强、质朴的习性。

1934年

杨兰春14 岁,由于不甘贫困,他独自跑到武安西部山区陆渠村一个叫杜更会的小戏班里学戏,在这里奠定了他深厚的武安落子功底,这为他以后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。

1943年

杨兰春参加了八路军,被编到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十三团。

1947年

中原突围后,他因病住进了山西晋城医院,住院登记时,院方把他的名字误写成杨兰春,打那时起将错就错一直沿用至今。出院后已无法找到部队,便转业到河南洛阳,受命组建洛阳县文工团并出任团长(后合并为洛阳专区文工团)。

1950年秋

杨兰春被推荐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。

杨兰春的记忆力出奇地好。在学习中,他创造性地把对导演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,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营养,还不失时机地观摩学习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、荀慧生、盖叫天等著名演员的演出。毕业时被评为全系八个优秀生之一。

1951年《小二黑结婚》主创人员在武安体验生活。后排中田川,前排左一马可,右一杨兰春

在中戏,他还改编了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。赵树理看后对剧本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说:“这些唱词很有味儿,农民一定喜欢听。”马可看了剧本后非常高兴,为该剧作了曲。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,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里大量地运用了武安平调的旋律,其中的一件乐舞也是武安平调当时的主要演奏乐器——轧琴。这是继歌剧《白毛女》后又一部影响较大的歌剧。后来,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成为中国歌舞剧院郭兰英的保留剧目。

1958年3月初,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冯纪汉来到河南豫剧院找到杨兰春,让他为一个会议尽快写个剧本。时间是一个礼拜。

写什么题材呢?杨兰春失眠了。当时正值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。想起这热烈的场景,自然而然地,他又回忆起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以及那些朝夕相处的男女社员们。写戏就是写人,写人先写唱词,于是乎,便开始了《朝阳沟》的火速创作。到就要演出的时侯,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场有草稿,第五、六场只有唱词,第七、八场因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草稿,他就一边写,一边让曲作者谱曲,演员学唱,导演拉排。最后一场干脆就到排练场去直接口述,叫演员当场记。就这样,七天七夜编排出了《朝阳沟》。

1963年戏曲电影《朝阳沟》剧照

1958年3月20日,《朝阳沟》在郑州首演。戏要开演了,这时的杨兰春又说话了:“等等,还有四句合唱的词没想好呢!”观众们哄的一声都笑了。他赶紧编四句词,就是:“老风俗旧习惯年年改进,年年改月月换日月更新。有文化能劳动情通理顺,要当成传家宝传给儿孙。”接着说:“再等一等,戏还没有名字哩!”台下又是一阵笑声。他忽然想起了他下乡的那个村子叫曹村,山坡上有个朝阳寺,干脆剧名就叫《朝阳沟》吧!就这样《朝阳沟》便应运而生,成了一部妇孺皆知的优秀作品。

下旬,周总理来河南视察,看《朝阳沟》时前仰后合开怀大笑,说:“这是个好戏,要是进京去演出,也一定会受到北京人民的欢迎”。当年夏天,《朝阳沟》果真应邀到北京,参加了全国现代戏曲题材联合公演。

1964年元旦毛主席接见杨兰春(中)

《朝阳沟》作为时代与传统艺术结合、城市与乡村结合的作品,火爆于20世纪60 年代的中原大地,流行于城市的街头巷尾、农村的田间地垄,传诵于父老乡亲们的津唾口头,获得了几乎是当时最大的影响面,在中原大地拥有了最高的知名度。得缘于杨兰春的《朝阳沟》,2006年,他的家乡列江改名为朝阳沟,村子附近的车谷水库也改名为朝阳湖。经过十多年的建设,朝阳沟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4A级景区。

作为一个武安人,杨兰春自小就对家乡的平调落子情有独钟。成为一代戏剧名家之后,这种感情不但没有消退,反而愈加炽热和浓厚。

1990年,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欲排演李恒昶新编剧本《丢官记》。为保证排演质量,决定聘请杨兰春为导演。其时,杨兰春已经70岁,接到邀请后,老人欣然应允。

《丢官记》的创作班子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:

导演杨兰春、执行导演刘式海、唱腔设计秦崇德、音乐设计王林巨、王振林、舞美设计庞彦奇,无一不是外聘的大家。如刘式海,时为邯郸市著名戏剧导演,后升任为河北省歌舞剧院院长;秦崇德是平调著名小生,是武鸿凤多年的搭档;王林巨、王振林、庞彦奇都是国家级作曲家、舞美设计师。另外,除刘式海外,他们都是武安人,都有为家乡戏作贡献的意愿。

1990年杨兰春、刘式海与剧团团长、书记合影

这样的阵容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。第一个紧张的是秦崇德。当时他设计的唱腔多次通不过。杨兰春说:“把平调最好的旋律都给我用上。”秦老师发愁了:平调就这几个板式,这么多唱词哪能不重复呢?杨老出招说:“多想点办法,怎么好听就怎么写。如果跑得远了,到落腔的时候就拉回来。当年,王基笑给《朝阳沟》谱曲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。当时都说不像豫剧,后来听惯了反而觉得很好听。戏剧就得改革,不改革没有生命。”

1990年武安平调《丢官记》剧照

演员更是紧张得不得了,昼夜不停地盯在排练场,有戏排戏,没戏观排,都把看杨兰春排戏当作是学习和提高的绝好机会。有的女演员年底就要结婚,也顾不得了,全身心投入到排戏上。还有的演员刚生完小孩,就急急忙忙跑到剧团要求上班。练唱的、练功的、练乐的、画布景的,大院里到处灯火通明,没有一处是闲着的。

最繁重的还是案头工作。一个剧本从发表到搬上舞台,还需要倾注很大的心血。为此,杨老与作者反复讨论修改剧本,并果断地砍掉了第二场,改变了主要人物关系,还在第三场的爱情戏里亲自续写了100多句唱词。本来想让观众好好过过戏瘾,结果事与愿违,彩排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,杨老只得忍痛又砍掉40多句。

1990年杨兰春在武安剧团指导排戏

杨兰春是大导演,一般很少给演员做示范动作,只在旁边出点子。但关键时刻,他也亲自设计动作。比如第二场的喊冤告状,他觉得戏份还不够,就让牛母一面喊冤,一面抡起盲杖狠狠地砸地,闹得公堂乌烟瘴气,大小衙役惊恐万状,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。但在排练时演员找不到感觉,表情动作均不到位。杨老看着着急,就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做起示范来。七旬老人如此投入,演职员们无不为之感动流泪。

杨老有时也即兴为演员添点东西。当牛母向秀才致谢时,他加了一句唱词,他一边表演一边唱:“我的好人哪——”唱得撕心裂肺,围观的同志们无不为之动容。不过当时他来不及选择曲调,用豫剧唱完了这一句,作曲者觉得好,就保留下来,只在落腔时扭到了平调唱腔上。

大约排了一个多月,《丢官记》终于告成。转眼杨兰春要回河南了。演员们恋恋不舍地拉着杨老的手,说着依依惜别的话。杨老鼓励大家好好演戏,把武安平调落子继承下来,延续下去,多给后人留点好的作品。

《丢官记》到底没有辜负杨老的一片心血。1991年5月在省会石家庄汇演,一举夺得河北省第三届戏剧节“优秀剧目一等奖”,省委领导邢崇智、李文珊接见了全体演员,河北电视台播放了实况录像。此后,该剧还被评为河北省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。

2004年,武安市举办首届“磁山文化节”,杨兰春以84岁高龄抱病参加。座谈会上,杨老对武安平调落子的历史作了全面回顾,并对今后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,受到全体与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首肯和赞誉。

2004年首届磁山文化节杨兰春留影

1992年,中国戏剧家协会、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、河南省文化厅、河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举办了“杨兰春编导艺术研讨会”。会上,专家、学者对杨兰春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,并以此确立了杨兰春在中国戏剧历史上的地位。

▲杨兰春同志是党培养起来的优秀文艺战士,是忠诚于人民,始终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人民艺术家。(贺敬之,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文化部代部长,诗人)

▲杨老师的《朝阳沟》就是一出经得住群众和时间考验的好戏,因而起的作用非常大,不光教育了一代人,甚至影响了几代人。(高占祥,文化部常务副部长)

▲兰春同志是在战斗中、在群众中成长的艺术家。他用生动朴素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的文学语言,创作了思想性、艺术性很强的剧本,他的代表作《朝阳沟》堪称戏剧精品。(赵寻,中国剧协常务副主席,剧作家)

▲他编导的戏曲大多取材于农村,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“农民戏”。正是这些“农民戏”,通过银幕、屏幕、磁带、唱片传播到兄弟省市及港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国家,受到热烈的欢迎。杨兰春的作品已饮誉国内外,以《朝阳沟》为代表的名剧,可以说是豫剧现代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(王传真,河南省文化厅厅长)

▲《朝阳沟》的成功,是豫剧现代戏趋于成熟的标志,确立了戏曲现代戏在戏剧舞台上的牢固地位,为现代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。可以毫无愧色地说,它是戏曲现代戏发展长河中的里程碑。(李国经,河南省文联副主席)

▲杨兰春形成了、创立了自己独特的、旗帜鲜明的艺术流派。生活气氛浓郁,地方风味突出,时代感觉强烈,内容与形式新颖、明朗,富有激情,真实性强。他剧本中的语言,生动、机智、幽默,常有强烈的喜剧色彩,使他的剧本具有寓教于乐、雅俗共赏的魅力。总之,他培植了一种从内容到形式全新的艺术——豫剧现代戏。(鲁煤,原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,剧作家、诗人)

▲兰春同志编导艺术特色充分体现在他编导中的音乐性方向。他常常先有唱段,后有剧情的延伸与发展。他认为中国戏曲之所以为众多人爱好、学唱、流传,首先从“唱”开始,一段或几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,常常能代表一出戏、一个流派、甚至能兴起一个剧团,代表一个剧种。(王基笑,原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,一级作曲)

在河南,许多人都知道杨兰春是个倔老头,但这正是他可贵的地方。他的倔犟,反映在他正直无私,不媚上、不媚贵、不媚俗,始终保持纯真的人生态度。

1990年在武安导演《丢官记》时,外请的那些老师里面,总有人不断给提个小要求,比如让买点核桃补补脑子呀等等,但杨兰春从来不提条件。局长考虑到他年龄大了,剧团条件差,特意把他安排到武安宾馆住,他坚决不同意,最后市长给他做工作,他才答应只在宾馆住,不在宾馆吃,而且早晨不让车接。而且他喜欢溜达着在小摊上吃早点。

杨兰春在武安剧团留影

杨兰春的倔不是一般的倔,一点调和的余地都没有。排了40天的戏分文不要,后来剧团买了5斤冻羊肉给了刘式海,让他代收。杨兰春看到后很生气,逼着刘式海退掉。他走后,文化局把劳务报酬通过邮局给他寄到河南,杨兰春跑到邮局,大笔一挥写下:拒收,杨兰春。退回来了。

他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,看不惯吹大话、说假话。1958年“大跃进”年代,河南文艺界也出现了浮夸风,上边让定创作计划,有的定一年写20个戏,有的定一年写10个戏,杨兰春说我写不了,我一年最多写5个戏。结果说他是右倾保守。

那时时兴赶超比赛,下面剧团写信说:“我一年超过杨兰春,两年超过鲁迅。”杨兰春回信说:“你超过我很容易,现在你就超过我了。两年超过鲁迅你是吹牛,鲁迅全集你全部抄一遍,两年你也抄不完。”

杨兰春、刘式海与演员合影

剧团定演出规划,有人提出一个团一年演800场,后来嫌少又增加到2000场,杨兰春一听就笑了,认为这是瞎说,演了这么多年戏,一年不知道能演多少场?一年365天,能演400场就不得了啦。

就因为这些,给杨兰春戴了五顶帽子:一贯反对党的领导,一贯反对毛泽东思想,一贯反对共产主义,一贯反对群众运动,一贯反对大跃进。杨兰春就戴着这五顶“帽子”下农村改造去了。这件事惊动了中央,陈毅副总理1962年在全国会议上说:“听说河南有个作家写了5个剧本还嫌少,戴了5顶反革命帽子,他的帽子太小了,风一吹就掉了。”这等于是给杨兰春平了反。

还有一件事最能反映出他的不媚上。“文革”中江青多次提出让修改《朝阳沟》,有人提出在戏里加段毛主席语录,杨兰春不同意,说毛泽东思想威力无比,把语录放在银环下山前,显得没有威力,放在下山后,有点马后炮,所以不同意加。为此还受到了打击。后来曹禺看了彩排说:“杨兰春还是对的。”

杨兰春与全体演员合影

杨兰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。2004年武安开发朝阳沟景区时,与河南朝阳沟景区发生过名字争议,最后杨兰春出面和稀泥才把问题解决了。杨兰春说:“河南朝阳沟是我深入生活的地方,是我第二故乡;武安朝阳沟是我的出生地,是我第一故乡。两个地方都可以拥有这个名字。”说明杨兰春跟两个村的乡亲们都有深厚的感情。

其实两个村原来都不叫朝阳沟。河南登封县朝阳沟,原名叫曹村,是河南曲剧《卷席筒》的故事发生地。豫剧《朝阳沟》唱响之后,1976年曹村的干部、群众联名上报公社,把曹村大队改名为朝阳沟大队,他们修的水库也写上了“朝阳沟水库”五个醒目大字,改革开放后开发为风景旅游区。武安朝阳沟,原名叫列江村,2006年改名为朝阳沟村,车谷水库也改名为朝阳湖,如今也开发为旅游景区。

杨兰春说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曹村群众保护了他。一天夜里,曹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戴了一顶草帽来找杨兰春,杨兰春很吃惊,说:“这个时候你来干啥?”老支书说:“乡亲们叫我来看看你,有人去曹村外调你3次了,乡亲们让我告诉你,叫你放心,我们不会昧着良心说话。如果城里不行,你就和我回农村家里住。”杨兰春听了非常感动,他说,他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曹村群众的心。

河南豫剧三团的演员到医院看望杨兰春

2009年6月2日21时26分,杨兰春在河南郑州病逝,享年89岁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,杨兰春就在报纸上刊登遗嘱:身后骨灰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撒到河南登封“朝阳沟”,另一部分撒到河北武安“朝阳沟”。

7月13日上午,细雨蒙蒙,哀乐低回。杨兰春的骨灰运抵家乡武安市管陶乡朝阳沟村。市领导和数千群众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情,冒雨迎接杨兰春最后一次“回家”。(孔祥峰)

责任编辑:实习编辑董源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