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武安新闻>>魅力武安>>

千年古村沙洺,又现繁华!

2018-05-18 09:57:20 来源:新武安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今天,随着武安市旅游步伐的加快和平涉、旅游专线的相继建成通车,沙洺,这个扼守武安西部四道山川(常社川、门道川、白云川、沙峪川)之口的千年古村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。

两千五百年前,在一个群峰叠翠、依山傍水、土地肥美的地方,行至于此、风尘仆仆的人们开始在这里点起烟火,沿山而居。从此,这里渐渐成为了商贸繁华的古集场、古炼铁的铸造场,醇香醉人的美酒在这里酿造,闻名遐迩,连邓小平在1974年考察邯郸时都关心询问这里的酒。

乾隆年间,山东省的两位民间艺人避灾荒流落到这里,他们打着竹板,当地人拉起板胡,一起唱响了一曲曲“落子戏”,这里也成为了落子戏的发源地,著名的戏曲《桃花庵》的故事便发生于此。“两班文两班武,再加一班祈福鼓”,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,遗存丰富的文物古迹让这个村庄更具魅力……

这里就是位于武安西北五十里的沙洺村,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建村史的千年古村。古代沙洺繁华的古集场和古炼铁铸造场是什么样子?这个古村又有哪些耍枪弄棒的民间高手?穿越千年历史的风沙,这个千年古村到底有着怎样厚重辉煌的历史?让我们一同打开千年古村——沙洺的历史之门。

水美地甲沙窝里

据《武安县志》记载,“沙洺,古称沙窝。濒洺河西岸,水利饶足,居者富庶。”这里群峰叠翠,依山傍水,土地肥美。北洺河顺山川急驰,奔腾而来,出四里岩峡谷口后,河槽面积骤然开阔,水流逐渐缓慢,大量河沙堆积于此,村庄故取名沙窝。

据考证,远在春秋时期,这里就有人们居住,立村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。村北真武阁(老爷阁)上现有明朝隆庆二年(1568年)的古碑上写着:“邑之西北五十里许曰沙窝镇,古集场也。”镇上人口聚集,商业繁华。各地商人到此经商,街道内商业店铺鳞次栉比。

丁字阁(真武阁)

不幸的是,在明隆庆三年(1569年)武安一带发生特大洪灾,沙窝镇大部分被冲毁,村镇被迫南移。清朝初期,沙窝镇扩大建制,改称沙洺里。民国二十四年版《武安县志》记载着,咸丰五年(1855年)时的沙洺里,曾管辖一至十甲的四十八个村镇。到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沙洺里又改称沙洺乡,属继城镇管辖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改称沙洺村,属贺进镇管辖至今。

商贸繁华古集场

沙洺扼守太行山四道山川(常社川、门道川、白云川、沙峪川)之口,四川之中的木材、药材、禽畜、牛羊、干鲜果品都异常丰富。河滨川地土壤肥沃,盛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。又因为是东西邯(郸)长(治)公路、与南北平(山)涉(县)公路的交汇点,交通十分便利。

明朝嘉靖年间,沙窝商贸集场发展到鼎盛时期。村西南有冶铁铸造场,制造各种生产、生活中所用的铁器具,传说还有兵器铸造厂。

炼铁炉遗址铁炉渣

村北有多座水磨粮食加工坊,村西北还有抄纸厂,生产书写用的麻纸。村内有以羊毛羊绒为原料的制帽厂,生产人们戴的毡帽和炕上铺的毛毡。

特别是酒坊(当地人称烧锅),生产的沙窝烧酒,成为皇宫御酒。镇内有钱庄、饭庄、酒店、药材铺、染坊(染布)、粮店、杂货店,还有货栈、驿馆。

沿街商贸门店相接,货物堆集。到明朝中叶,沙洺成为周边一带有名的“古集场”。

古炼铁铸造场

在村的西南部,有一处长约200米的路段,叫“炉渣坡”。附近的土堰上,曾有成排的古炼铁炉遗迹,周围大块小块的炉渣随处可见。据村内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,炼铁场内有“大炉72座,小炉多似牛毛”。

据中国冶金行业有关资料记载:“唐朝初期,在武安沙窝里,有过兵器铸造厂。”2005年8月,在村东部出土了一个唐朝时期的椭圆形铸铁犁铧毛坯件,长33厘米,宽28厘米,重7.7斤。器件背面留有铸字“基阳西丛鹄治·常氏”。清楚地说明了铸造厂的名称及其老板是常氏。

出土的石斧石刀

出土文物铁犁铧(唐)

宋祖御酒生产地

沙窝烧酒,历史悠久,千余年从未间断,酿造的“老烧酒”“宋宫御酒”除在当地销售外,还销往河北邯郸、大名府、馆陶,河南安阳、开封,山西长治,还远销东北。

沙洺村特殊的地质与地层构造,使这里的山涧泉水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,尤其适合酿酒。民国年间,村内仍有两家酒坊,一处是孟家的东烧锅,另一处是侯家的西烧锅。

传说沙窝烧酒始于汉,兴于唐,盛于宋。传说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时,喝了沙窝酒,后来一直对沙窝酒念念不忘。他下河东时便带着皇后第二次来到沙窝,就住在沙窝北面的活水村。因此,活水村在历史上曾叫“皇后宿”。《武安县志》对此事有记述。

抗日战争时期,八路军一二九师首长、八路军驻西井村“和平医院”首长都用过沙洺的酒。驻武安冶陶的晋冀鲁豫中央局首长邓小平、刘伯承、薄一波、杨秀峰等领导同志也用过沙洺的酒。约在1974年,邓小平来邯郸视察时,还曾打听“沙洺酒现在怎么样了?”对沙洺酒给予了极大的关心。

武安落子戏发源地

明朝中叶,沙窝当地民众每逢年节和庙会时期,都会举行民间花会演出。其中有一种打地摊演出的街头戏,当地人称“撂(落)地戏”。十几位表演者画上脸谱,边舞边说边唱。说的白话叫“数落板”,唱的音调叫“落地腔”。

据72岁的老艺人宋魁林回忆,他听师傅说,在清乾隆年间,山东的两位民间艺人避灾荒流落至此,将撂地摊打竹板演唱的“花唱曲”传到当地。后来,本村的“落地戏”艺人周根的将“花唱曲”的优点吸收,对“落地戏”的“落地腔”进行了改造,创造了“落儿腔”。

从此,街头演出搬上舞台,有了专业剧目和戏班。嘉庆年间,戏班开始演出。随着戏班的扩大和“落地戏”的逐渐完善和成熟,戏班还到邯郸和山西演出。许多青年农民到沙窝拜师学唱“落地(的)戏”,沙窝遂成为武安有名的“落的窝”。清末民国初年,戏班的剧目《吕蒙正赶斋》《访昆山》《借髢髢》《端花》等60多个剧目都唱得很红火。

转“黄河”独具特色

沙洺的转“黄河”历史悠久,凡到“黄河阵”一转,就能驱邪消灾,吉祥得福。“黄河阵”是将361根木桩打到地上,每根桩相距两米左右,用麻绳连结成“迷宫”,只能从一个门进去,另一个门出来。中间立的一根大柱为“老杆”。

进阵的大门搭成牌坊形状,上面插满松柏树枝。每年正月元宵节的晚上,每根木桩点亮一盏灯,三声炮响后开始。两面锣鼓开道,擂响的战鼓随后,陆续跟进的游览者手里举着各式各样的灯笼,秧歌队、演出队穿插演出。同时,燃放的焰火和灯火交织一片,场面壮观,热闹非凡。

《桃花庵》故事发生地

平调戏和豫剧有一出戏,名叫《桃花庵》。当地一直流传着沙洺是《桃花庵》故事情节背景的发生地。

《桃花庵》遗址柱础

沙洺村南的山叫做虎头山,山上有座阴山寺。附近有个桃花庵。庵中的小道姑陈妙善和张才在三月迎春庙会上,产生爱情,生下一子。张才因病去世后,陈妙善托农妇王三子将婴孩卖给了官宦家苏大老爷为子。苏大老爷的家就住在距沙洺三里地的苏庄村。苏老爷养子长大后在沙洺读书求学,孩子赶考得中状元。后来,张才之妻窦氏女认出来,欲把孩子要回。最后经王三子说合,苏张两家和好。

民间文化活动多姿多彩

“两班文两班武,再加一班祈福鼓”,说的就是沙洺村的民间文化活动。

“两班文”是指两个剧团,一个是平调剧团,一个是落子剧团。“两班武”是指有两个武术队,一是南少林“同庆班”武术队,一个是北少林“同盛班”武术队。两班武术队每年春节、庙会期间,都在本村演出。到外村演出时,便合编为一队。

“祈福鼓”是指小鼓洞街的点鼓队,由四至八面鼓及五面锣组成。因每一面鼓与锣发出的音符各不相同,演奏的鼓乐十分婉转动听。“祈福鼓”是每年转“黄河”时其他乐队不可替代的打头鼓乐队。

文物古迹遗存丰富

村内现有两处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一是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建造的古戏楼。该戏楼专为唱戏而建,是武安落子发源于沙洺的一个历史见证。该戏楼前台四根石柱上有两副对联,一副是“戏休作戏观戏中自有真妙趣 曲唯期曲尽曲里岂其皆假性情”;另一副是“是也非也程焉非究不外是 真乎伪乎即云伪何所见真”。前台大厅上方有一块丈匾,上书“海市蜃楼”。戏楼至今有130余年的历史,保存完好。

二是村北宋祖御酒厂的院内真武阁(丁字阁),建造于明朝隆庆二年(1568年),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。阁上的《沙窝新建阁记》,详细记录了沙窝古镇的悠久历史。

沙洺特色美食——沙洺炒面

沙洺炒面,是各地游客到这里必吃的一道美食。沙洺的面食文化有它的历史条件,由于沙洺的地理条件优越,水源充足,水质优良,土地多为沙土混合土壤,极易生长小麦,磨出的面粉比其他地方的面粉质优。历史上光水磨加工坊就有三处。

沙洺村的历史上,宋同义和张三根的拉面制作上各怀绝技。宋同义的拉面方式是一把只拉一碗,不管多少人,一次出锅,但煮不嫩,煮不粘,落口发脆,出锅后汤面皆无,称为一绝。

拉面的另一个做法就是炒面。炒时所配副食是:猪肉配蒜苗、鸡蛋配豆芽、羊肉配大葱。如果是炒别的素菜,必须添加蒜末。因炒面里没有汤,在食用炒面时另配一碗鸡蛋汤或紫菜汤。看上去,色艳味美,奇香诱人,吃起来不粘不腻,味纯利口。(根据孟晓东《沙洺历史文化集萃》整理 图片来源:《沙洺村志》、郝元)

责任编辑:董源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