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武安新闻>>武安新闻排行榜

西河下村党建帮扶工作组:发展产业助农增收

2018-05-24 08:57:29 来源:新武安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非本村人,却驻在村里帮助规划设计;家在城里,却早晚吃住在村上。白天,在田间、山头、施工现场、劳动工地,能见到他们的身影;晚上,在村委会、党员活动室、贫困户家中、文体健身场所,能觅到他们的足迹。谁家有难事,心里有疙瘩,打他们的手机,一准一拨就通;谁家有好事、喜事,想和他们分享一下,保险一叫就到。他们就是市粮食局驻徘徊镇西河下村党建帮扶工作组。

开通“河下之声”,让正能量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

3月12日,以副局长李仲华为首的粮食局工作组一行三人,带着市委领导的重托,风尘仆仆地进驻徘徊镇西河下村。

当晚,结合“两委”班子成员,工作组很快掌握了全村基本情况。接下来的几日里,他们又通过会议听、上门访、电话约、微信聊等方式,对村党支部建设及党员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走访,为下步更好地开展工作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。

“西河下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净、美、亮。”“硬件建设、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都不错,绿化工作搞得也很好。”“我总感觉,好像还缺点儿什么。”这是某日晚上,工作组3个成员在临休息前的简短碰头会。

究竟缺点儿什么呢?工作组结合党支部、村委会,决定从强化意识形态引导着手,投资3万元,在遍布全村的42根电线杆上,安装多媒体文化广播音柱(小喇叭),并取名为“河下之声”。通过认真整理广播内容,精心录制广播音频,让更多更积极的好声音、正能量,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,引领百姓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。“河下之声”小喇叭针对听众特点,一天三次定时配乐播报,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乡村振兴战略、精准扶贫政策、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、全国“两会”精神、村中好人好事等。

“俺村的小喇叭可好了,远近都能听得见、听得清,白天在地干着活也能听到党的好政策、好声音。”老党员孔祥恩这样说。

边思边干,边干边学,以办实事赢民心、顺民意

说一千、道一万,不如甩开膀子干;喊哩高、说哩硬,光说不干不顶用。

在日常调研和工作中,工作组发现,在全村的42名党员中,大多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较好,但仍有极少数党员思想消极、精神颓废、作风懒散。鉴于此,工作组认为:我们既然是党建帮扶工作组,就要首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,不论开展什么工作,都要体现出“困难面前有党员,党员面前无困难”。于是,工作组结合党支部,通过上党课、议党史、讲村史、重温入党誓词、党小组和党员之间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,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受教育、灵魂上有触动。同时,还以换位思考、逆向推理的方式,对个别心中有怨气、工作不积极的党员,通过家访座谈,找到了他们为什么有怨气、为什么不配合的病灶和症结,又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,从而使广大党员的心气更顺了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强大了。4月6日,粮食局无偿支援2万元,购置侧柏树苗1000余棵,局长李学良亲自带领局机关20名党员志愿者,镇党委书记吕现生带领镇机关全体干部以及西河下村的50多名党员干部,在西河下村的西山上,一次性栽植株高1.5米、胸径7-8厘米的侧柏树苗1500棵。

在西河下村,时不时会看到一辆写有“保护环境,打早灭小”字样的拉水车。这是工作组帮助该村投资3万余元购置的一台洒水、救火多用罐车,上边配有专用的高压泵、高压水枪,平时拉水浇花、浇树,一旦发现火情,可立即赶赴火场扑救。从村会计的出勤务工登记表上可以看出,西河下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脚步一天也未停歇过。特别是工作组进村以来,更是天天有工程、日日有行动,不是砌花池,就是垒围墙,再不就是修补残垣断壁。为了巩固山场绿化成果,工作组和村上干部群众奋战两个月,硬化上山道路3条1500米,为管树护绿和森林防火开辟了通道。

工作组进村以来,遵循不越位、不缺位、不错位的原则,重点在“帮”字上下功夫。对集体的事、集体的工作,踏实肯干,毫不马虎;对村民的事、百姓的事,也是有求必应、有难必帮。这可以借用一位农村大妈的话加以佐证:“城里来的三个小伙子,为人实在,不嫌麻烦,办事靠谱,俺信。”两个多月来,他们很少休礼拜天和节假日,只是在“五一”期间轮流回家拿了一次换洗衣服,其余时间几乎全部吃住在村、奋战在村。

立足村情,出谋划策,理清发展思路

工作组在工作中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:美丽乡村建设贵在产业美。只有有了过硬的产业支撑,美丽乡村才能美得长久、美得扎实。现在的西河下村,村庄美了,人气旺了,今后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呢?经过几上几下的调研走访,历经几进几出的观摩学习,一个事关西河下村可持续发展、事关百姓生活幸福的发展思路呼之欲出——

古村落开发。 一是筹资10多万元对村里孔府大院和30余户的老旧房屋、仿古建筑实行保护,对其中4000多平方米的危房房顶进行修缮;二是投资25万元,对沿村边的小河按照6米宽、1.5米深的标准进行治理,确保水流顺畅,目前已清理整治300余米;三是投资10多万元,在村碑景观石周围建小广场、停车场,为将来的文化旅游铺路奠基。

文化旅游。一是在村南流转土地,建无公害蔬菜基地,形成休闲、游玩、采摘、观赏于一体的产业链条;二是在村内蛟龙碑景点建碑林,把全村现有的十几个石碑按照孝文化、禅文化、佛文化、古文化、红色文化等分类,统一集中放置在蛟龙碑的周围,形成一道庄严肃穆的碑林风景;三是在村西炮台山下的公墓西侧,修建烈士陵园,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产业富民。一是扩大药材种植面积,大力发展金银花、板蓝根、瓜蒌、柴胡、菊花等中药材产业;二是充分利用本村水源充沛、水质甘甜的优势,在炮台山下流转土地30亩,引资建矿泉水厂一座。

“工作组的3名同志自进村以来,晚上用心谋事,白天踏实干事,还不断调解一些邻里之间的家庭琐事,已成为我们西河下村广大村民离不开、舍不得、少不了的真心朋友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张彩民这样给他们定位。(刘炳华)

责任编辑:董源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